整理师:怎样做商业上的断舍离(雾风的幻想)

得到大学 | 思维模型课学习笔记及延展思考(14)

原创:雾风雾风的幻想

  网络图片  侵权删【第十四节 整理师:怎样做商业上的断舍离】在商业世界里,很多人都觉得“多”才是好。因为只有把产品种类或功能做得更多,似乎才能吸引并且留住更多用户。但其实,多不一定就好。本节课,以西贝莜面村为例,阐述“少”才是好的观点。同时,也将总结出“整理师思维模型”,一套如何在商业上断舍离的方法论。一般来说,企业发展存在规模效应,规模越大,边际成本也越低,所以,企业都有将自己做大的欲望。早期的西贝,就是开在大酒楼的复杂的大店模式。然而现在的西贝,是开在商场里的简单的小店模式。由大店变小店,却反而带来了远超之前的高速增长,西贝无疑算得上是一个出色的商业整理师。一、定义此类问题的边界1、你已经成功了,但这种成功难以持续。2、你想变的简单,但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变简单。3、你不确定在变简单之后,你能否获得新的优势。二、本节事例1、规模效应在传统中餐行业并不成立。规模越大,边际成本并不会显著下降,反而还会升高。因为从食材制作到服务流程,传统中餐都太复杂了,不具备大规模扩张的基础。一旦强行扩张,就会陷入“逆规模效应”的魔咒,最终被锁死。例如:前几年很火爆的黄太吉。原本只靠煎饼果子起家,能做到单店年流水500万。但创始团队想打破单一产品带来的功能和利润的局限性,于是疯狂扩充菜品,甚至一次性创造很多子品牌,企图建立矩阵式的多元化经营模式。然而,由于边际成本急剧上升,2亿资本很快就消耗一空,黄太吉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。同样的,西贝也被“逆规模效应”的噩梦捆住。单店2000平米,100多道制作复杂的菜品,西北风味但耗资巨大的装修,复杂且低效的服务流程……西贝拼尽全力也只能做到每年新开两家店,而且边际成本在不断上升。打破“逆规模效应”魔咒就成了西贝生死存亡的问题。2、西贝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于是果断采取了断舍离的方案。一步步将复杂的大店变成了简单的小店。被迫的转变,反而让西贝有了急速扩张的基础。例如:将店面从2000平米缩小到300平米;将100多道复杂的菜品精简成40个左右的简单菜品;淡化西北风味,去掉文化符号,采用简约时尚的设计风格。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,西贝的营业额从一年的5亿增长到43亿;从20家大店,变成了200家小店。每年卖出9000万道菜,为5000万人次提供就餐体验。这个规模是之前的大店想都不敢想的。3、其实无论“多”还是“少”都有它的适用边界,并不能一概而论。在面对激烈竞争时,人的本能是通过差异化来获得优势,也就是通过复杂,把事做大。大多数情况下,这是有效的。但如果结构性的机会窗口出现,比如关键技术发展或行业格局变动,那“做大做多”就不是优势,而是劣势了。例如:随着中央厨房、供应链、物流等技术的成熟,中餐企业也可以像西方快餐一样实现全国连锁化经营。此时,一部分企业固守在做复杂的思维里,最终被“逆规模效应”给箍死了,比如黄太吉。另一部分企业迅速断舍离,用轻盈的步伐迈向新市场,从而获得成功,比如西贝。不仅仅是餐饮行业,很多行业都出现了同样的情况。比如手机行业,在功能机时代,诺基亚靠“机海战术”取胜,它会为每一个新功能单独出一款手机,诺基亚总共出了近400款手机。等智能手机时代开启,乔布斯采取了完全相反的策略,每代只靠一款集成了全部优势的手机,就夺取了天下。4、断舍离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被迫的,但能够做到的企业,往往会获得额外的惊喜。转变将带来一些新东西,而新东西又可以继续演化,提供新的竞争力。例如:西贝由大变小之后,服务定位从大酒楼的仪式感变成了精品小店的休闲和效率,于是空间布置更灵活,空间使用效率大幅提升。客户定位从有钱人的宴请变成了白领的工作餐和小规模的家庭聚餐,于是营销活动的可操作性提升,情人节的亲嘴打折活动成为营销经典案例。菜品从100多道减少为40道,于是可以专心做好这40道菜,不仅让每道菜都好吃,而且上菜时间很短,给客户提供了极大的确定性,体验感随之提升。三、本节核心要点要点一:复杂的事物难以复制,强行扩大规模就会陷入“逆规模效应”的魔咒。白话版:扩张不能以增加复杂度为代价。要点二:由大变小,需要对品牌重新定位,精简服务和产品,剪除复杂的特色。白话版:斩断妄念,舍弃冗余,远离复杂,即为断舍离。要点三:当结构性窗口打开时,我们需要做少,用“少”来降低用户的认知负担,实现快速扩张。当结构性窗口关闭时,我们需要做多,靠差异化、复杂化获取市场份额。白话版:骑兵打步兵,集中于一点,方可冲锋破阵。步兵打步兵,则需以正合以奇胜。要点四:断舍离虽然是一个舍弃的过程,但它同时会让我们捕捉到新的创新点和利益点。在这些创新点和利益点上,我们可以继续演化。白话版:骑兵下马,失去了冲锋技能的同时,也获得了翻山越岭和偷袭埋伏的能力。四、我的延展思考如本节课所讲,商业中的断舍离,是结构性机会窗口开启时的有效策略,避免陷入“逆规模效应”的魔咒。同样的,在生活中,断舍离在很多维度上也是一种不错的策略。尤其是在原本的状态出现变动时,能根据目标和条件的变化,果断采取断舍离,着眼于未来的增量,而不是已有的存量,这有助于我们快速调整生活状态,避免被各种负面情绪擒获。前面关于断舍离策略的要点,将其套用在生活中,也能得出运用这个策略的方法论。根据这个策略,我总结要做到断舍离的三件事:第一,搞清楚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否真的需要断舍离;第二,明确妄念、发现冗余、看清复杂,才能知道断什么、舍什么、离什么;第三,在断舍离之后,找到可积累的增长价值。在生活中,有很多维度可以应用断舍离策略。比如物质、爱好、社交、学习、情感……在众多维度中,社交和学习维度的断舍离则经常成为人们困惑和纠结的问题。下面,我就从这两个维度,套用断舍离的策略。并以此为延展的开端,希望未来能在更多维度得到应用,减少陷入思维困境的机率,让心理上的自我更稳定,获得更好的生活状态。1、社交的断舍离社交与复杂商业模式很像,都不适用于规模效应的。因为社交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,不可能有一套简单高效的社交法则帮我们应付所有不同性格、不同经历、不同习性的人。随着社会活动的积累,我们必定会认识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人,而要想形成有效社交,就需要与他们进行频繁的、小规模的、深入的交流和互动,但这需要耗费极大的时间、精力和资源。我们更无法简单的复制这一复杂的流程,所以社交的边际成本也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增加。于是,断舍离就成为了无奈的必然选择。“邓巴数”通过严谨的逻辑和实验证明,人类的社交网络最大约为150人,即有效社交人数的上限是150人。而那种彼此非常了解的深度社交上限是20人,这其中还包括了我们的至亲。因此,我们的微信好友如果超过150人,那想要与所有人平均发展关系,进行平衡社交就是一种妄念。当我们的社交网络超过150人时,就要进行筛选,按照重要程度和想要交往的顺序排列,将150人以外的冗余部分“放弃”掉。当然,这个“放弃”并不是说要删除好友,而是放弃主动社交策略,改为全面的被动策略,也就是不主动联系对方,不与对方闲聊,只保留沟通渠道,以防有正事时联系即可。最后,当我们将注意力都集中到需要主动社交的人身上,就能分配更多的时间、精力和资源,让有效社交的效果更好,更容易加深感情,甚至给予或获得更深层的互动机会。2、学习的断舍离学习这件事,也没有规模效应。想要快速、有效的,同时将多个领域的知识学到较高水平,也许个别天才能做到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天方夜谭。因为每一个领域的学习方法都不同,不可能有一套对所有领域都有效的学习方法。你可能会说,我们上学时都是同时学习很多门课,即出现了不少学霸,也有很多方法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。还请注意的是,我们上学时学的东西,哪怕是到了本科阶段,学的也只不过是某个领域的皮毛。一旦到了硕士以上学位,就必须要专精某一领域,所以我们很难看到同时获得多门学科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。问题是,对于有学习习惯的人,尤其是终身学习者来说,总是学得越多,越觉得自己无知。于是订了很多门课程,买了很多书,关注了很多大V的公众号,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,不可能全部精学。因此,断舍离也就成了必然的选择。就拿我在得到APP的订阅课程为例,在断舍离之前,我最多时,同时订阅并学习十多门课,结果自然是记不住,也用不上,效率奇差不说,还越学越焦虑。直到有一天,我意识到了同时学习多个领域的知识是个妄念,于是果断的筛选课程,做到断舍离。我会选择一门大课主修,要记笔记,写留言,写延展思考,记录问题,最终形成知识体系。辅修一门与主修大课相关的课程,只记笔记和问题,与主修课程相互印证和关联。再选择两门拓展认知类的课程,只记录并理解新概念和颠覆性的认知。最后,选择一门与主修完全不搭界的“小众”课程,提供额外的认知维度。比如:一开始,主修刘润老师的《五分钟商学院》;辅修张萧雨老师的《商业经典案例课》;两门拓展认知的课程选择了吴伯凡老师的《认知方法论》和万维刚老师的《精英日课》;“小众”课程则是郝广才老师的《今天》。这就形成了每天由5节不同领域课程组成的学习计划,学习效率大幅提升不说,还有了深度思考、延展和关联的精力,并将课程中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中。在学习过程中,由于这几门课都经常强调人们心理活动的重要性和影响,于是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当这一系列课程逐渐完成之后,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也随之确定,当然由武志红老师的《心理学》作为主修课程。如今,我的第三个组合系列学习计划也接近尾声。虽然购买了大部分的得到课程,目前学完的还不足一半,但我却不再焦虑,而是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定向前进。这是断舍离策略给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。2019.07.06


雾风的幻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