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化者思维(何必流浪)

文章目录[隐藏]

2019第141篇:演化者思维

原创:何必流浪何必流浪

1.让自己属于学习区哈佛商业评论3月刊有一篇文章,提到有关于学习区,他说,学习的时候不要离舒适去过远,否则就只剩下想要逃避或者想要防卫的心态了。可是,这要分是主动学习还是被动学习?主动学习未必好,被动学习未必坏。如果你的被动学习是被生存所迫的学习,那往往会有很好的效果,比如今天课程说到的,直接把你扔到国外,你学英语就是快,因为不学可能会饿死。环境压力才是演化的动力,所以选择有选择压的环境,不论你是主动选择,还是被迫选择,这都是演化的起点。2. 成为别人不可或缺的帮助者吴伯凡老师原来的课程中,提到过生态位的概念,找到自己的生态位,就可以让自己活着,但是想要活得好,那么一定要卷入协作。所谓找准生态位就是做别人做不了的事,而转入协作,就意味着你能做的那件别人做不了的事,会大大的帮助别人,满足别人某个方面的需求。刘澜老师的领导力课程中,提现领导力有一句口诀是,我不知道,不管是不是你作为领导者是不是真的知道,都要说,我不知道。这样就是给了对方,你的下属一个合适的生态位,让他能够帮助这个组织做点什么,因此说我不知道的领导者才是好的领袖,而什么都知道的领袖,剥夺了其他人的生态位,也降低了团队的协作。3.组合式能力曾经听过古典老师在新东方培养新老师时候的故事,一个好的老师需要有5个维度的能力,专业能力,排课能力,个人魅力,表达能力,心理素质。而同样抵制同样努力程度的一批人,最后结果出来却能差到3~4倍。原因是,有一批老师他们的努力策略是,花100%的时间死磕某一项,于是这些老师成了100分老师。而另一批老师,会对每一项花20%的时间,提高到80分的水平,而这一批老师成了400分老师。虽然最后那些400分老师还是要花同样的时间把所有的能力都提到100分。可是,因为各项能力都很高,所以受学生欢迎,所以排课量就会大,因此这些老师也会有更多的权利和选择权,视野里的东西也会不一样。因此这些老师的发展途径就会比前面那种死磕一项的老师,发展的更快。也不是说死磕一项目不好,而是在环境快速变化的今天,快速的适应变化是生存的基础,因此当你有几个维度的能力的时候,就算你有了保险,不容易死的太惨。